资讯出处:顾问与高端人才服务组资讯作者:发布时间:2025-04-02
近日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重庆市科协主席、重庆大学教授潘复生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:高效安全的储能技术是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、提高电动汽车竞争力、实现“双碳”目标、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,未来应从两个着力点抓发展。一是大力发展镁电池技术。镁离子电池具有安全性高、资源丰富、成本低廉的显著优势,我国镁资源储量位居全球第一(占全球70%以上),建有国际上最大的镁电池研究队伍,产业基础好。要加强政府企业联动,为该产业发展注入“加速度”;在国家计划项目中启动和加大对镁电池开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,成立专项支持镁电池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完成GWh级产线建设;要完善镁电池政策工具箱,给予税费减免、设备购置补贴、产品补贴等政策支持;还要加强国内外合作,推动形成国际标准话语权。组建全国镁电池标准制定专委会,牵头成立国际镁电池创新联盟,主导ISO/IEC国际标准制定,在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和地区建设镁电池示范项目,输出中国技术标准。二是加大对镁储氢、运氢产业研发。镁基储氢材料具有资源丰富、体积储氢密度高、安全性能好、常温常压安全储运、材料成本低等优势,可实现氢气从液态、气态储运向固态储运的根本性转变,有望成为突破高压气态/低温液态储运氢安全风险大、成本高困境的战略选择。要在国家计划项目中启动和加大对镁储氢、镁运氢开发与产业化的支持力度,成立专项支持镁基固态储运氢在“十五五”期间完成千吨级产线建设;要进一步给予发展镁储运氢产业的政策制度支持,组建全国镁储运氢标准制定专委会,牵头成立国际镁储运氢创新联盟,主导ISO/IEC国际标准制定;要规划和建立镁储运氢全国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,破解我国研究平台小而散的问题。